4.5 用户推荐指数
商业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0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头一家茑屋书店,到成为一个“生活方式提案店”,创始人增田宗昭亲授工作心法。
内容简介
茑屋书店何以成为“朝圣之地”,它的经营秘诀是什么?一家所在城市仅5万人口的图书馆,全年进馆人数为何能超过100万人次?在实体店举步维艰的今天,卖场如何才能成为“生活方式提案店”,让顾客怦然心动,成为忠实粉丝?1985年,增田宗昭创立了CCC公司,三十多年来,从实体书店、图书馆,再到购物中心和家电领域,茑屋不仅是在打造一个文化实体,更是在推行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它的创新经营已经成为文化行业乃至新零售的标杆,成为众多经营者和企业的取经之所。这本书是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的经营哲思录,对茑屋的经营理念、零售哲学、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进行了梳理。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各大电商在线下市场攻城略地之际,作者的经验无疑可以带来很多启发。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经营哲学
LOFT的起点
首家茑屋书店的铺位开发和书籍筹备
理解顾客心情的方法
成长的本质
第一家茑屋书店的回忆
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
“第二家店必败”和代官山店
中期计划的谎言
所谓赚钱的工作
所谓公司的发展
PPT只是手段之一
第二家店失败的原因
经营乃对失败的宽容
日新月异
我在近期销售工作中的思考
真相或许只有一个,或许不止一个
为了培养出自觉性
令我感动的一句话
建立信任
直觉
分工的弊端和商机
身处于腊月人流中的所思所想
所谓销售
明天起,又是新的一年
整体和谐与个体权利
发展与风险
公司的发展战略
第二章 组织论
可乘7人的小船
发展的副作用——彼得定律
思考的团队与不思考的团队
把人调动起来
银行强盗与薪酬制度
明确目标
简单组织
奖罚分明
有感于日本队在橄榄球世界杯大赛中的表现
公司掌门人的必备条件
第三章 企划
戛纳电影节与凯恩斯
最近的思考:未来不是过去的延续
企划力的源泉
我喜欢说:尽快!
什么是生活提案
企划的精髓
我走到二子玉川的原因
森林、树木、叶子
展示前的准备
不为人知的增田企划手法
把员工调动起来
创造需求
与固有观念开战
做出一年后的企划方案
真正的咖啡书店
CCC未来的工作
答案,看似对方给出,实则由你自己决定
有艺术感的生活提案
企划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
总结企划注意两点
开店之法
为生活提案而工作
徒劳和失败可以转变为财富
眼睛看到的风景,其实并非来自眼睛
爱彼迎与CCC的记者会
细节见魂
三位顾客
第四章 价值观
信用
菅沼与高桥誉则
一起乘电梯的5位董事长
我每天穿牛仔裤的原因
献给鹤田先生的悼辞
人与人的依赖与共生关系
信任与自由
好或坏,美或丑
遇见未知
员工遇见的未知
明白却难以做到的事——整理整顿
走出公司,走向社会
做令他人感谢的工作
第一时间说出坏消息
“结果<原因”的含义
决断
看似在挑选,实则被挑选
渴望被信任背后的自私
期限收益的损失与牺牲者
莫听客户言,做对客户有益之事
约定与感谢
第五章 心象风光
父亲的佛事
日贩与CCC
父亲节的夜晚
铃木会长的来信
“学习力”与轻井泽Bell Commons
母亲的葬礼
绝望与希望
忙碌
不适感的意义
媒介即信息
神灵赋予的创造力
重要之物
两场革命
想见的人越来越少
改变人生的一句话
俯视的目光
想法决定行为
明天若也是晴天,该多好
悲观与乐观
推销的必要条件
发展与膨胀
迈进
我最近的口头禅
应该拥有的自我标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75个评分
确认
取消
确认
取消
张文馨·九洲创投
2024-12-07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希望这个东西,或许只有伫立在绝望深渊的人才能够看到。
看完了~本书是 CCC 集团创始人增田宗昭,多年来工作之余写的集团内部博客汇编,以碎片化结构、絮絮叨叨的聊天方式,讲述了经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有强势果断的一面,也有温情流露、展示柔软的一面,其中几篇读完让人落泪~奔着一窥茑屋书店经营哲学来的,可能略感失望,并不是字字珠玑篇篇干货的那种战略指导,但耐心读完,却能品味出何以为茑屋。儒家思想主张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中各角色互为映射,其中一个扮演不好,其他的也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增田老爷子,情感细腻且勤奋,特别注重细节,擅长换位思考,严于律己的文艺范儿,不然也经营不了来茑屋书店。1. 茑屋书店的完全体,其实相当于是基于数字化管理的书店主题商业综合体,类似于万达广场、万象城,面积可达数万平方米,因此增田宗昭创建的 CCC 集团,其实是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商,同时地产还是自持的重资产模式。茑屋书店的 MINI 版本,才是被言几又、西西弗书店等借鉴的最美书店模式,面积数千平方米:付费自习室 + 咖啡书店 + 文创零售,图书销售不是全部。其茑屋在线平台,在 1.2 亿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竟然有 7000 万以上的会员,叹为观止啊~这个模式滴书店综合体,在中国市场有需求吗?肯定有,但目前是小众赛道,绝不是可以大干快上的逻辑。至于要开 1000 家的小目标嘛,百度告诉我,中国才 339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另外,借用 POPMART 创始人王宁的话说,最好只按七分饱的标准,不能高饱和的供给市场,才能保持理想运营状态。2. 茑屋书店于 2020 年下半年进入中国,基于供给过剩商业地产存量,各商管运营方将其当作救命稻草,但是总体表现不及预期。一方面市场环境不同,中国电商、外卖过于发达,不断蚕食线下流量,中国读者已经习惯更便宜的电子书,茑屋书店生不逢时,不具备力挽狂澜能力,而且竞品也早以开始布局。另一方面,属实运气不太好,过去几年情况特殊。以某直辖市为例,有 N 个网红图书馆,面积超大且免费,每个行政区都有一家区级图书馆,也是免费的。参考开在万象城里的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节假日确实是门庭若市都样子,具体销售数据不了解。CCC 集团(茑屋书店母公司)= 互联网平台 + 商业管理 + 线下商业品牌 + 数字智能服务 + 在线支付 + 自持地产…… 增田老爷子打造的新钱 + 老钱的商业组合,哪里是一朝一夕可以抄到的?3. 那么,MINI 版本茑屋书店(中国)的未来发展可能是酱紫的:a. 卷不过本土竞品淘汰出局没什么是咱们学不会干不好的,N 多领域已经验证过了,本土企业有能力在主场优势下,让洋品牌早晚出局。b. 这么细腻入微的经营模式,总部与中国区的团队一定难以长期愉快合作,即使能站稳脚跟,将来中国区公司的终局,还是剥离后本土化。书中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看似与经营无关,却正是那些温情动人的地方,让人越发觉得这才是茑屋书店不可复制的基因,是创始人心血、情感的积累,而不是冷冰冰的供求关系、商业逻辑。
# 每天读点书
转发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9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确认
取消
黄梦珂
2021-03-30 给这本书评了
4.0
唤起了我开一家书店的梦想
增田宗昭《茑屋经营哲学》小感: 一个” 小” 梦想:在市中心,黄金地带,开一家关于书的 “文化消费场所”— 附带 “生活体验馆”。 忽然发现,我读许多书,原来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也不是为了在出版社工作,而是为了明白有一天我该卖什么样的书。我这辈子都想跟书打交道。 有两个地方很美,市中心的 24 小时咖啡书店,市中心附属地带,上班族们会经常路过的那个地方,甚至是 “贫民窟”,或者马路牙子旁边的深夜食堂,或人山人海处,或从人山人海里挤出来的那段孤苦无依处。 有一天我也想把书店开到高中门口,我会是一个有社会良心的店主,我不卖小说,不涉及爱情,但我会卖关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的书还有关于审美的散文。我同意,高中生不该跑题,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但同时我认为他们应该接触一些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这样他们在大一的时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我一定去卖自己喜欢的书,因为我明白,我不可能卖世界上所有的书的,所以如果开书店,就开特色书店,不去讨好谁,只吸引相似的人;当然我也不至于那么狂妄,我有自己感兴趣的人群,也会用心地去理解他们的需求,我会用心去做一个服务者。这是一个店主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我有一个店在高中校门口,我会在上面写上 “你可以不进来买这本书,你介意去看这本书的电子书,你也可以去拼多多上拼团,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书,我只是希望你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样一本书。我希望你会是一个有梦的人。” 有一天要把书店开进养老院,开到小县城里,因为有多少孩子在上高中前去过县城,但其实并没有 “踏足”“新华书店”————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把书店装修得很时尚,我并非媚俗,我只是想回应那句话 “这时代对读书人越来越友善”,哪怕是让书店成为了一个景点,我只希望给有隔代有鸿沟的人们更大的概率。 我也想把书店开到很穷的乡村,我知道其实很穷的地方也有小书店,但是那里缺好书,我希望像阿来没成名时对自己在北京的编辑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们读的是一样的书。” 编辑大惊:“怎么可能,这里是北京,一个首都唉,一个……。” 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生活体验管,它有免费的图书馆和自习室,有很漂亮的公共场所 24 小时供应热水和冷暖气,这和市中心的一个个精品书店很像,只是更便宜。所以,增田宗昭才会在 P6 提到 “大学社团氛围” 这个词。 我对媛媛说:“以后去茑屋工作也挺好的。” 媛媛说:“你以为是去看书吗?你只能去收银。” 我心里笑了:“收银怎么了?拖地我都愿意。”
1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8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确认
取消
长期主义
2023-04-27 给这本书评了
5.0
增田是个企划高手,不仅很会利用理性和大数据,还经常接二连三地产生新创意,作者就问他,普通人怎么能变得像他一样这么有创意?增田说,人们觉得自己很难想出新创意,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中的事物,没有产生想要改善它们的念头,“想办法改善,就是最基本的企划”。你可以在生活中试试他的方法,看到一家店或一家商品,不妨想一想怎么改一下就能变得更好。
1
转发同时评论
快速转发
评论
7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查看全部2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